3月22日,少年班学院2014级优秀校友马骁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友面对面”座谈会。此次活动以晚餐会的形式展开,同学们踊跃提问,马骁校友耐心解答,现场氛围轻松而活跃。座谈会由学院副院长王作勤主持。
座谈伊始,马骁首先通过询问同学有志学习的方向打开话匣子,并就同学们最关心的专业方向选择这个话题与大家深入交流。他认为兴趣是持续学习的原动力,如果尚未确定目标,可以先选择一个较为轻松的方向,等找到了兴趣所在再作抉择。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做出的选择也会更加合理。
谈到课程的学习,马骁强调基础课如同搭建知识大厦的基石,鼓励同学们要夯实数理根基。同时他也提醒不要局限于课内,应该主动去接触一些前沿研究和其他专业有趣的方向。此外,在当下科技发展浪潮中,AI的发展以及与各学科结合的前景备受关注。马骁对于如何利用AI辅助学习和科研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科学研究在同学心中一直是神秘又神圣的工作。马骁告诉学弟学妹们,科研需要一种组织复杂工程的能力,可以从阅读最简短的文章开始,然后读到大文章,再开始自己写文章,而这其中离不开与导师的频繁交流。他分享了自己研究希尔伯特第六问题的经历,介绍了科研团队的分工合作和沟通情况。这也将交流推向了高潮,同学们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被科研的魅力深深吸引。
马骁在科大就读期间成绩突出,曾荣获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几何与拓扑方向金奖、分析与方程方向银奖和个人全能铜奖。毕业后先后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深造,2023年于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在学术领域成绩斐然,最近在与芝加哥大学邓煜教授、密歇根大学Zaher Hani教授合作研究世纪难题希尔伯特第六问题时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狭义希尔伯特第六问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希尔伯特第六问题是1900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的23个重要数学问题之一,关注的是“物理学的公理化”,其中一个明确的问题就是从微观的牛顿运动定律出发,通过玻尔兹曼动力学理论,最终推导出宏观的流体力学方程。这一过程面临着从微观可逆到宏观不可逆的理论转换难题。马骁所在团队通过两篇长文(总篇幅超过200页)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突破,相关论文正在接受同行评议。
少年班学院精心策划的“校友面对面”活动,旨在为在校学生搭建起与优秀校友近距离沟通的桥梁。马骁的科研经历激励着少院学弟学妹们奋勇向前,而这种代代相承的积极进取精神也正是少年班培养理念不断赓续的体现。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持“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培养宗旨,引导学生掌握宽厚的知识背景,孕育原始创造力。今后学院还将继续努力,使学生得以近距离聆听校友的成长故事与经验分享,在活动中传承科大精神,助力学生成长,持续推动少年班培养模式的完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