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源:从少年班到深国交,教育探索不停歇

发布者:少年班学院 发布时间:2020/02/11

2020113日早晨,伴着冬季特有的清冷阳光,朱源老师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上少年班学院的台阶,一身红白色相间运动服在微寒的空气中显得格外精神。朱源老师在1984-1999年间任职少年班管委会(现今少年班学院的前身)副主任,并担任了79808184879196级少年班的班主任,期间毕业学生约九百人,为少年班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2003年,他去往广东,成为深圳国际交流学院的创院院长,从此开始了在中学国际化教育长达17年的耕耘。谈起少年班和中学生培养,朱源老师神采飞扬,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和故事。


从深国交开始的国际化教育实践新探索


2003年,朱源老师南下深圳,受少年班校友蒋继宁(84少)邀请,出任深圳国际交流学院(简称“深国交”)创院院长,开始进行国际化教育实验的尝试。在国际教育并不活跃的当时,笔者深感朱老师做出这个决定需要相当的勇气。朱老师却笑称这是个“运气”,他详细和我们分享了这个机缘凑巧的故事。

 

朱源(第三排左四)和深国交的老师们


1999年,朱源老师离开少年班,到科大出版社担任书记。他和以前的学生一直保持着联系。2003年初,在深圳工作的学生蒋继宁(84少)想投资国际教育,打电话给朱老师探讨A-LEVEL课程的价值,并在2月份邀请朱老师到深圳帮做项目分析。朱老师在筹备组会议上提了四点意见,一下子让工作人员萌发了请他去做校长的主意。蒋继宁便向朱老师提出,但是朱老师有几个顾虑:第一他不懂国际教育,第二以前在少年班他管的是大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中学生培养,第三他英语不好。朱老师按原定计划要在10号坐飞机回合肥,那天晴空万里,朱老师开玩笑地对蒋继宁说:“如果我今天走不掉,就去做你的校长。”谁能想到一进机场就被告知航班延误,一个多小时后准备登机时又得到通知:合肥大雪、机场关闭,真的走不了了!

 

朱源(左四)和深圳博纳学校的同学们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机场宾馆里,朱老师愁得辗转反侧,结果“一二三四五六”的办学方针就在这个夜晚慢慢浮上心头。一个目的:振兴中华;两个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的基本保证;三个公字:公平,公正,公开;四严教育: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培养严谨的学风和严肃的科学态度;五大平台: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后勤保障平台,对外宣传平台,升学指导和国际交流平台;六字方针:为民,务实,创新。想到这里,朱老师心头大定,这些方针也成为他日后十几年的办学宗旨。从此,深圳出了位“朱院长”。

 

情系少年班:心底永远的港湾


朱源老师1979年来到少年班,在这里一干就是二十年。谈及当年中国科大党委书记杨海波推荐他担任少年班班主任时,朱老师坦言其实他“不敢当”。他只是一位工农兵大学生,哪敢给一群十三四岁就上了大学的孩子当老师呢?后来党委副书记李云扬批评他,身为党员怎么能不服从党委的决定?这才让他下定决心,全身心投入工作,就为了一个目的,不能让别人说“因为朱源,少年班办不下去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真正地了解学生,和他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一起踢足球、包饺子、搞活动,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朱源(末排右一)和他的第一届学生(79少)


朱源老师言谈间充满了对少年班的自豪感。1980年,在合肥举办的“全国科学学、人才学、未来学联合学术讨论会”上,面对记者的质疑,他为创办才刚两年的少年班据理力争。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40年的办学经验完全雄辩的证明少年班是成功的。”他一直心系少年班的发展,在广东的这些年也为少年班输送了不少人才。

 

朱源(第一排右一)和返校校友


面对笔者这样的年轻班主任,朱老师强调一定要写教育日记,要学会思考总结,积累多了就自然成了一本书。比如作为班主任,面对培养的每一位学生,都要积极反思:学生在校期间有没有跟其他同学的不同点?在他的不同点上,班主任有没有给他创造条件?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学生本科成长的点滴都是只有班主任、当事人才能看到的宝贵材料,好的记录和总结对以后本科生教育发展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前辛厚文副校长就总是抓住大家搞研究。在少年班这个高等教育的实验田里有丰富而珍贵的数据,应该做些研究。

 

朱源(第一排右三)在少年班、00班深圳校友分会成立现场


关于校友联络方面,朱源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通过找到每个班级的志愿联络人,同时积极发挥班主任的纽带作用,由点及面地把校友们联络起来。他说,所有在少年班工作过的老师、学习过的同学,都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少年班,是大家心底永远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