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少年班学院“筑梦少年,挺膺担当”内蒙古暑期支教纪实

发布者:少年班学院 发布时间:2024/08/28


7月24日至8月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携手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组成“长三角四校荣誉学院联盟暑期支教团”前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支教团一行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分校组织开展为期8天的暑期支教实践活动,为市一中同学们带来了多种精彩的兴趣课程,并前往当地乡村调研,参观当地特色产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在鄂尔多斯这片广袤土地上,绘就了一幅青春与梦想交织的壮丽画卷。

 

7月24日上午,在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旗分校体育馆召开支教活动开幕仪式,市一中校领导莅临开幕式,长三角四校支教团全体成员与市一中学生共同参与,正式拉开暑假支教活动帷幕。

学院11位同学领衔,与兄弟高校同学团结协作,精心筹备,每节课程都经过了严格的课程设计、课堂试讲、课前修改、课后改进等步骤,课程内容不仅有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指导,还涵盖了科学、声乐等兴趣课程。通过支教团成员讲授,当地学生学习了科学文化、拓展了知识视野,支教团成员也从广大学生们身上收获启发,进一步理解、巩固自身知识,在“学以致用”中实现共同进步。

 

8月1日,暑期联合支教闭幕仪式暨市一中分校暑期课程展示活动在体育馆召开,朗诵班同学们集体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他们用最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以及对祖国深沉的爱;书法班同学们展示了他们创作的书法作品,一笔一划都承载着他们对美的追求、对文化的传承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摄影班同学们展示了个人拍摄的摄影作品,他们用镜头讲述故事、传递情感;声乐班同学们合唱《夜空中最亮的星》,用歌声传递不灭的希望与梦想;此前支教团成员还组织市一中同学开展了校园辩论赛等活动。支教课程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和当地老师的一致好评。

随后几天,支教团全体成员调研当地基层建设,了解鄂尔多斯特色产业,并参观高新技术企业。

8月2日,支教团一行前往乌兰木伦镇哈沙图村的“云上农场”。在这里,同学们见证了科技兴农的生动示范。云上农场拥有多个智慧蔬菜大棚,通过将温度、湿度等实时数据上传云端,自动化调节,培育出健康的产物。同学们随后前往乌兰木伦镇巴日图塔村,在这里,原先2800公顷的采煤沉陷区如今被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所覆盖。在阳光的照射下,这片“蓝色海洋”正源源不断地为电网输送着绿色能量,“蓝色海洋”下种植的苜蓿等植物,不仅带动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极大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8月3日,同学们来到鄂尔多斯市博物馆。大家仿佛步入了一座历史与未来并存的殿堂,博物馆不仅是展示地区历史文化的窗口,也是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在“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展”中,讲解员详细讲述了萨拉乌苏地区发现的人类和动物化石,以及这些发现如何帮助理解该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层次。科技应用也是鄂尔多斯博物馆的一大特色,利用360VR全景技术,馆方成功将数字化展览和实体展览结合,提供了一个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同学们通过公众微信平台的手机听讲解服务,也感受到了博物馆的独特魅力。8月4日,支教团成员同学们来到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感受了当地特色民族文化。

8月5日,支教团赶赴红庆河镇纳林希里村调研,得到了镇政府工作人员的亲切接待。镇有关领导向支教团介绍了纳林希里村“四化”联动建设方案以及治理成效,在党的领导下,在镇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纳林西里村实现了经济产业上、民生福祉上、共同富裕上的领跑,为乡村发展与建设提供了可效仿的方案。大家参观了红庆河镇乌驴养殖基地,并对该产业的效益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基地的落成以及现代化设备和管理的运用,使得畜牧产业的建设卓有成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带动乡村振兴,更发扬传承了当地养殖乌驴的传统文化,一举多得。最后,支教团成员赴国鸿氢能科技产业园,讲解员为大家介绍了当地的太阳能、氢能的利用情况,产业园的科技企业立足鄂尔多斯当地优势,实现因地制宜发展;吸引人才内流,推动就业,为调研团成员们带来更新角度的思考。

此次活动中,长三角四校荣誉学院联合支教团成员以严谨的教学态度与积极的精神面貌,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课程与丰富的活动,也通过实地调研等活动为当地教育事业贡献了青年智慧。我们希望每一位青年都成为时代故事的书写者,绘就一幅幅乡村振兴、教育振兴的美丽画卷。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们的青春将在西部大地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书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青年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