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 少年班学院“筑梦少年,挺膺担当”贵州六枝社会实践纪实

发布者:少年班学院 发布时间:2025/08/04

2025727日至81日,少年班学院“筑梦少年,挺膺担当”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贵州六枝专项二队,在程磊老师带领下,13位同学开展了为期六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以“赋能乡村发展,绽放青春光彩”为主题,通过支教助学、科技科普、乡村调研等多元形式,将知识与热情融入乡村沃土,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探访行业形态,感受农业发展。


经济赋能:产业桥梁连接发展通途

活动首日,同学们前往六枝特区电子商务园区,深入考察了当地农产品电商平台运营体系,亲身体验了如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拓宽特色农产品销路,认识到电商在激活乡村经济动能中的关键作用,了解到贵州本地如何利用本地农业优势,走出一条农产品直播带货的经济发展路线。

活动次日,同学们拜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张顺勇先生和他的农业综合公司,实践师生了解了贵州山地农业发展困境以及推动高标准农田补贴提案,还亲身体验了玉米采摘劳动。


乡村调研:探寻振兴发展路径

729日,实践队重点调研了中国科大派驻第一书记所在的新窑镇联合村。通过实地走访,队员们系统了解了该村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的发展脉络与显著成效。在联合村猕猴桃种植基地,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现代农业科技(如滴灌、智能监测等)在田间地头的实际应用,更亲身参与了基地除草劳作,在泥土芬芳中深切感受科技兴农的蓬勃力量。

历史寻踪:三线星火淬炼奋斗初心

实践期间大家参观了三线建设博物馆,了解到六枝特区的历史变迁,以及一代代三线建设者艰苦创业的故事,让同学们对红色传承、艰苦奋斗有了新的体会。

岩脚镇面条博物馆则是以“全国最大石磨”为引,通过古代生产工具还原岩脚面的制作场景。同学们跟随讲解记录,体验传统石磨磨面,深入领会古代劳动智慧。刺梨博物馆则展现了特色资源与现代技术融合的产业活力。

支教助学:智慧火种点亮童真梦想

实践队在六枝特区儿童中心精心打造了“趣味课堂”。队员们寓教于乐,通过引人入胜的科普实验,介绍了“两弹一星”与科学家精神,成功点燃了当地孩子们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清澈的眼眸中闪耀出探索的光芒。

在六枝七中,队员们面向当地高中生开展了扎实的学业帮扶活动。他们不仅分享了高效的学习方法与多元化的学科知识,更通过深入交流与耐心辅导,为同学们的学业进步提供了切实支持,搭建起共同成长的桥梁。

青春回响:知行合一践行时代担当

此次‘三下乡’让我们真正走进乡土中国,触摸乡村发展的强劲脉搏,也深感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实践队队长袁汇喆在总结中动情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联合村的发展,矢志用所学知识为这片热土的振兴注入持久的青春动能。”

此次贵州六枝之行,少年班学院学子们将课堂所学与社会所需紧密相连。他们不仅在支教中传递知识,在调研中洞察实情,在赋能中链接资源,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国情社情的认知,淬炼了服务社会的本领,生动践行了“知行合一”的成长理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