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至26日,少年班学院院长卢征天和3位学院老师带领42名学子赴深圳、香港开展蔷薇访学活动。此次访学深入腾讯、华为、荣耀、优必选等科技领军企业,并在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两所高校进行了参观交流,旨在探索技术创新的底层逻辑,感知科技与人文的交融共生,思考青年科研者的时代使命。
深圳行:感知科技前沿,洞见产业革新
7月21日下午,访学首站抵达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副总裁兼研究院副院长庞建新(9706)介绍了公司发展,南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郑块金解读了区域人才政策并向同学们发出诚挚邀请。在优必选科技展厅,儿童教育陪伴等多样化应用场景,让同学们对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前景有了耳目一新的认识。
7月21日傍晚,团队转赴腾讯滨海总部参加由腾讯青少年学堂主办的腾讯青科开放日活动,切身感受了互联网基础设施、云端算力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并聆听了腾讯两位专家所作的《大模型浪潮:生成式AI进展与应用趋势》和《基于感知-决策-执行的具身智能技术架构》报告,了解到当下最新的技术成果,拓展了技术创新的思维边界。
7月22日上午,团队来到华为。在达尔文展厅,通过基站设备、智能终端的迭代案例,同学们深刻体会了企业在材料、结构及成本优化维度的突破路径。在座谈交流环节,华为人才管理部部长游依勇聚焦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路径,就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等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读。在“遇见未来”专题分享环节,来自华为云的专家陈旭升和中央研究院的专家罗月,以亲身经历强调了数理基础对破解复杂工程难题的决定性作用,并展现了华为坚持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7月23日上午,荣耀之行开启。荣耀人力资源部总监陈怡介绍了公司最新研究成果,无线通信首席专家龚卫林则深度解析了“创新驱动未来”的核心研发体系。荣耀提出的构建“AI终端生态”的宏大愿景,将同学们的思考引向更广阔的时空维度,其不畏挑战、勇于探索的奋斗历程也给予大家深刻启示。
当天下午,团队走进新凯来。校友交流让大家认识到,强大的抗压能力和持续高效学习、快速掌握新知的能力,是应对人生挑战的关键基石。
香港行:对话学术殿堂,碰撞思维范式
7月23日晚,团队一行抵达香港并入住香港中文大学学生宿舍。24日同学们来到香港科技大学,当天首先参观了化学实验室和赛马会高等研究院,感受到港科大自然景观与学术空间的有机融合,以及舒适、优美的学术环境。在交流分享环节,来自数学、高能物理、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等不同领域的青年学者介绍了自己的求学经历、科研历程,为同学们的学习与科研生涯提供重要指导,激励大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积极应对和调试。
7月25日,团队参加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大湾区科学论坛名师讲堂。活动伊始,港中文常务副校长潘伟贤教授作欢迎致辞,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谢伟介绍大湾区人才政策。随后,卢征天院长就同位素检定冰、水年限的研究作了深入浅出的报告,并鼓励同学们“不懂也在学习、无关正好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理工学院唐本忠院士讲述了科学研究的哲学反思与范式转移,展现科学研究在哲学反思和范式转变中的演进,并强调当经典理论遭遇“反常识现象”时,恰是科学革命的临界点。
本次深港研学之旅,是一次对科技前沿的深度触碰与认知边界的突破之旅。在深圳,同学们切身见证了中国科技企业从核心技术攻坚到勇担全球责任的创新脉络;在香港,港科大和港中文的深厚积淀与名师的前瞻视野,启迪大家以全球思维审视科研范式与人才成长路径。未来,少年班学子将以此次研学的思考为基石,赓续科大“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科技强国的时代洪流——既深耕专业“纵轴”,勇闯科研“无人区”;又拓展创新“横轴”,推动理论与实践共融共生。